圖為李毅中。本報記者方莉攝
6日下午,在北京會議中心,68歲的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委員接受集體採訪。
提問從近期的社會熱點開始。
“您對近來的霧霾天氣怎麼看?”
“對於霧霾,首先要進行科學測評,了解它的來源。”李毅中詳細解釋了他所知道的主要來源——火力發電廠、工業鍋爐、汽車尾氣、民用燒煤、大氣中的顆粒等。他言辭懇切,講述專業:“治理霧霾,我們要有緊迫感,加快步伐、標本兼治,但不要造成人人自危的恐怖感。”
都知道李毅中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記者們的提問自然也離不開他的老本行。雖已卸任,但他對國家的方針政策稔熟於心,“兩型”、“兩化”等術語信手拈來。他闡釋何謂“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他建言如何將“工業化與城鎮化良性互動”,他描繪“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出路”……說到目前存在的問題,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滿腔熱情心懷希望﹔說到將來的出路,他高屋建瓴又細致入微。
2003年以來,李毅中歷任國資委、國家安監總局、工信部等部門領導職務,記者們對他的這些經歷也頗感興趣。
他分別用三個詞概括自己在這三個部門的工作:低調、高調、融合。他解釋,在國資委任職時,中國處在非常艱難的轉型期,面臨國有企業改革、國有資本重組等多重困難,這種情況下多做少說的才逐漸摸索建立起國有資本監管框架。兩年后,他又被調到國家安監總局當局長。他形象地比喻:“安全生產工作,沒有槍沒有炮,隻有一把沖鋒號。要把這把沖鋒號吹得嘹亮,喚起全社會對安全生產的重視和關心。”2008年擔任工信部部長后,要做的工作就是融合,將原來分屬不同部門的職能、人員等有機融合到一起,“為中國的工業化、信息化該爭的爭、該讓的讓、該退的退”。
李毅中對自己全國政協委員的新身份是這樣理解的:“政協也是第一線。我從政府行政崗位到政協,雖然工作性質、工作方法、工作位子轉變了,但是意志不能衰竭,還要繼續為國家的發展、為民族的振興出謀劃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