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演練中,坦克精確打擊“敵”目標。 特約記者 張坤平攝
陽光刺破陰霾,灑在山谷之間。1月13日10時整,隨著6發紅色信號彈升空,一場裝甲合成營高寒山地實兵實彈演練正式開始。
尚未接“敵”,部署在演練地域側后翼的自行火炮就發出怒吼,彈雨準確地砸在“敵”前沿防御陣地上。炮聲隆隆,拉開一幕精確打擊的新景觀:
“發現‘敵’電子干擾站。”步兵戰車迅速佔領發射陣地,2枚導彈轟然出擊,目標灰飛煙滅﹔
“4號高地前有雷區。”機械爆破掃雷車轟鳴前出,1枚掃雷彈劃出一條黑色弧線命中雷區,地面頓時騰起團團煙霧……
每一種彈藥消滅一種“敵人”,合成營攥指成拳,果然身手不凡:合成營所屬12種火器,使用10種彈藥,全部首發命中。
面對軍區、集團軍演練指導組,旅長侯明君開始演練講評。
“坦克分隊,14靶13中,確實是個好成績,但是……”侯明君話鋒一轉:“首發命中之后,有6輛坦克第二發炮彈未能及時擊發。平時瞄的是靶子,戰時打的是敵人。首發命中,第二發卡殼,照樣是滅頂之災!”
參謀長胡勇接過話茬:“二梯隊加入戰斗的時間也晚了,一梯隊已經推進到前沿,二梯隊還沒有及時跟進。如果是打仗,這很可能讓一梯隊的戰果付之東流。”
“想起來就一身冷汗。”處於二梯隊的坦克一營營長陳志強說。原來,二梯隊有兩輛步戰車沖鋒時陷進雪窩,電臺此時也被凍得不給力,與指揮車聯系中斷。
你一言我一語,圍繞這場演練,大家查擺的問題越來越多,“首發命中”引出的串串問號,使大家在更多的層面看到與實戰的差距。
北京軍區軍訓部步兵裝甲兵處處長楊金龍的話一針見血:“首發命中”並不等於就能打勝仗,我們訓練的每一步都要用實戰的尺子量一量,問題在哪裡,差距有多大。
帳外,天越暗越冷。帳內,理越辯越明。記者不禁想:隻有回答好今天這些問號,我們這支軍隊才能在明天寫出“能打仗、打勝仗”的感嘆號!
(記者 魏 兵 王通化 特約通訊員 徐惠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