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甘肅敦煌莫高窟,在為精妙絕倫的壁畫和塑像驚嘆之余,記者還注意到在每個洞窟裡,都安放著小型收音機大小的白色盒子,上面還有一根短短的天線。
在講解員的介紹下,記者的疑惑得到了解答。
原來,這是用來進行洞窟環境監測的傳感器。它所監測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含量等數據,可以直接傳到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和其他管理者的辦公室。如果數據超過了正常值,紅燈就會變亮,這就說明進入洞窟參觀的人數過多,需要加以控制。
樊錦詩說:“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遺產,歷史悠久,獨特珍貴。祖先留下了這個寶,我們就要把它保護好,留給子孫。據估算,莫高窟每天最大的承載量是3000人左右,超過這個量,就會對洞窟內的文物造成破壞。這個數字是科學實驗的結果。”
“保護、研究、弘揚”,“寓保護於研究之中”,多年來,敦煌研究院一直以科學的態度守護著莫高窟。
依托於敦煌研究院成立的國家古代壁畫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自2009年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用“科技的手段保護藝術的價值”。其成果在國內外同類機構中,得到廣泛應用。
為了永久保存莫高窟珍貴的文化遺產,敦煌研究院展開了利用計算機技術保存壁畫信息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壁畫數字化技術流程,並制定了技術規范。於2006年成立的敦煌研究院數字中心,已利用數字技術對莫高窟中147個洞窟的文物資源施行了搶救性儲存。
這些工作,都彌足珍貴。
然而,每到旅游旺季,樊錦詩還是坐不住。隨著慕名而來的旅游人數不斷增多,如何既保護好文物,又為廣大游客提供優質的文化體驗成為困擾她的“兩難”。她說:“保護和開放不是不可協調的,要從中找到平衡點,將二者結合起來。”
在距離敦煌機場和火車站不遠處,記者見到了在建的莫高窟游客服務中心。這裡建好后,游客在進入洞窟參觀前,可以先觀看用數字技術打造的球幕電影,身臨其境地欣賞和了解莫高窟。這不僅可以科學地控制和分流人群,還可以讓人們了解更多的歷史文化知識,增添更有價值的文化體驗。
樊錦詩說:“十八大報告非常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文物和生態一樣,都是一次性、不可恢復的。因此我們要像保護生態一樣保護莫高窟,保護敦煌。”(本報記者 吳娜 宋喜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