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縣裴寨新村。資料照片
河南新鄉輝縣市的冬天特別冷,穿著羽絨服,還是忍不住打寒戰。“快進屋,今天冷!”67歲的李建梅大娘,拉著記者和常春社區黨總支書記李嵐進了屋。兩室一廳,不大,但窗明幾淨。
這裡是常春社區北區。曾經因採石被炸得千瘡百孔的荒山,成了宜居新所。“過去是採石頭的地方,別說樹,連草都長不好。”如今,一棟棟樓房整齊有序,樓前樓后鋪著水泥路,山頂培了草、種了樹,幼兒園、小學、社區衛生站、超市、有健身器和燈光球場的文化廣場……“原來老房、宅基地啥的折算了4萬2,俺再添1萬多就和老伴住進了新房。”李大娘掰著手指頭給記者數說新家的好處:“這裡有人管衛生,每天掃,多干淨!晚上路燈可亮了,俺老頭每天晚飯后繞著社區散散步,走個5裡,回來泡腳看電視,可好哩!”
“我們不能光蓋房,綠化、垃圾處理、污水處理都得跟上。”李嵐拉著記者走上山坡,可以看到幾處直徑幾十米的大坑,有的已經蓄水,有的正在施工,“這些都是過去採石造成的坑,我們準備建成互相貫通的小水庫。原來我們只是想解決生活和生產用水問題,現在又加入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內涵。”在李嵐的規劃中,觀光農業、漂流等旅游項目都有了著落,“利用荒山建房,節約出來的土地或復墾復耕、或招商引資。”
不隻李嵐有這樣的想法,就在輝縣市最東端的張村鄉,光明日報基層聯系點裴寨社區正在爭創省級“生態文明村”。村委會副主任裴龍德帶記者參觀了社區的污水處理站和秸稈沼氣站,“這個污水處理站佔地500平方米左右,每天能處理生活污水200噸,處理之后的水用於灌溉。”而沼氣站能供社區住戶生火做飯,“規劃能供500戶,我們這裡用不完!”
輝縣市委書記崔學勇說,在近幾年的建設中,輝縣探索出一條內涵式城鎮建設的路子,被譽為“輝縣模式”。“比如在農村,我們大力推行利用荒山荒坡建設社區,引導農民有序向新型農村社區聚集。大家的居住環境改善了,節約出來的土地,條件好的復墾復耕,發展現代化高效農業﹔條件不好的,平整出來招商引資,就地解決農民就業問題。”他說,市裡正在組織深入學習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近期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十八大報告中的生態文明建設等新提法,對輝縣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現在的輝縣正處於大建設的時候,你下次再來輝縣,一定會看到一個天藍地綠、山美水淨、宜居宜業的美好家園。”(記者 劉先琴 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