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沙漠裡的金子。”內蒙古永業集團總裁吳子申拿起幾棵植物的枝條對記者說,沙漠也是資源。當治沙與致富結合起來,“美麗”也就有了持久力。
他手裡拿著的植物叫梭梭木。吳子申介紹說,公司在沙漠裡種植的梭梭林是戈壁沙漠最優良的防風固沙植被之一。梭梭木的嫩枝是駱駝賴以過冬、度春的好飼料,駱駝糞則是梭梭木最好的肥料。同時,梭梭木又是重要藥材肉蓯蓉的寄主,這種藥材的經濟價值很高。一般來說,在沙漠裡種植梭梭、蓯蓉,每畝投入800元,可賺3萬元,周期一般為3年左右。
此外,他們在沙漠裡種植的苦豆籽,是高耐旱、高耐寒、高耐鹽鹼的沙生植物,既為人類對沙化鹽鹼地治理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也有藥用價值。目前,內蒙古永業集團已形成年產100噸苦參總鹼、5000噸消殺劑及日化系列產品、500噸保健食品的生產規模。
在沙漠中看到“致富鏈條”的不只是吳子申。
烏海市地處北緯39度線上,地處毛烏素沙地和庫布齊沙漠交會處,土地貧瘠,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是沙塵暴發源地之一。但也正因為如此,這裡具有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有效積溫高、降雨稀少和無污染的特質,再加上黃河水從這裡流過,為釀酒葡萄的生長創造了絕佳的環境。民營企業家撖建平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建立起來一座“葡萄酒莊園”。目前,他的企業已在沙地上圍莊而建葡萄基地3600多畝,沿黃河灌區還有上萬畝基地正在建設,當地的葡萄種植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途徑。
被國內外專家稱為“地球癌癥”的砒砂巖裸露區是“世界水土流失之最”,在鄂爾多斯高原,有2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屬於上述區域。
面對嚴酷的現實和挑戰,早在20世紀中期,鄂爾多斯市就開始了以生物措施改良砒砂巖的探索。在經過多達80余種灌木的試種后,最終沙棘、沙柳等植物被証明較為適宜在砒砂巖地區種植,“地上一把傘,地下一張網”,表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據鄂爾多斯市水保局局長馬振綱介紹,最初沙棘種植還是以政府項目帶動為主,管理部門給農民提供種植費,待秋天驗收合格后連本帶息兌付給農戶,並對沙棘果、沙棘葉實行保護價收購,解除種植農戶的后顧之憂。
嘗到甜頭后,種植戶的積極性明顯提高。為了保証沙棘的成活率,不少種植戶主動抗旱保苗,自發拉水、挑水澆沙棘。“五六月份時,靠捋沙棘葉子也能弄些收入,到十月份我們開始剪果,每年單靠沙棘種植就能收入萬八千塊錢。”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暖水鄉村農民劉萬珍說。
東達蒙古王集團是鄂爾多斯當地的“治沙產業明星”之一,集團董事長趙永亮倡導“向綠色要生產力,用綠色保護綠色”。利用長達十年的時間,東達蒙古王集團在達拉特旗的沙地上建立起生態移民村,一邊發展最適宜在干燥沙地開展的獺兔養殖業,一邊大面積種植適合獺兔食用的沙柳。據測算,獺兔養殖每年可給一個普通養殖戶(2500隻)帶來的收入超過10萬元。
如今,在鄂爾多斯東勝區,一個沙棘產業工業園區正在崛起,6家沙棘加工企業已在園區落地生根,競相發展。沙產業不僅帶動了百姓致富,更有效治理了環境。目前,鄂爾多斯市林草植被覆蓋率達70%以上,每年減少入黃河泥沙4000多萬噸,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對黃河的威脅。
內蒙古境內分布有五大沙漠和五大沙地,防沙和治沙任務十分嚴峻。自治區林業廳治沙造林處處長佟金壯說,近年來,從國家到自治區,各級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實施退牧還草、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等生態工程,與此同時,也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沙草產業。
佟金壯認為,堅持治沙致富是防沙治沙工作的根本目標,把防沙治沙與調整沙區產業結構、發展地方經濟、增加農牧民收入緊密結合起來,才會增強防沙治沙的持續發展能力。(新華網呼和浩特12月10日電記者張麗娜、張舵、郭遠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