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3日16:27 來源:人民網
10月22日9時至10月23日9時期間,關於“十九大”內容PC端信息44560篇、微信公號文章16494篇、微博信息10227篇、客戶端信息5509篇。該時段內,“科技創新”、“教育改革”等話題受到境內輿論的聚焦。
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涉“十九大”報道傳播熱度TOP20(數據來源:人民在線)
境外方面,自10月22日9時至23日9時這一時段內,對十九大關注度較高的境外英文媒體包括香港《南華早報》、印度《斯坦報》、美聯社、新加坡《海峽時報》等。除此之外,該時段內,拉美媒體對十九大也給予了較高關注,如委內瑞拉《拉丁美洲先驅論壇報》。
表:十九大境外英文媒體關注熱度(10月22日至23日,數據來源:Factiva)
國內媒體持續關注十九大“創新”話題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黨的十九大吹響了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強勁號角。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提及“創新”一詞超過50次。連日來,《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光明網等媒體及微博、微信公號對十九大“創新”相關話題進行多角度解讀和報道,關注度最高的是科技創新。
圖:十九大“創新”相關話題境內報道高頻詞
媒體報道方面,《人民日報》文章《創新驅動,點燃發展新引擎》表示,創新驅動持續深入,催生了一個個重大成果,我國先進技術站上了世界前沿。創新驅動持續深入,有力帶動了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讓神州大地展現蓬勃活力。
光明網文章認為, “創新”是包括科技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人才創新等多種創新的全面創新。可以說,創新為過去的中國帶來了豐碩的創新成果,也為新時代中國的未來發展指引了方向。
中國新聞網對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主題的十九大第四場黨代表集體採訪進行報道,文章提出,“十八大以來,中國科技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有些地方還是突破性的,甚至是顛覆性的。”
新華網文章解讀十九大報告,表示創新是推動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立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選擇,創新已經成為我國開展經濟建設的“靈魂”。未來創新發展會成為非常大的紅利,中國現在很多企業靠創新,已經走到世界前列。
移動端方面,人民日報微信和客戶端、央視網微博等詳解十九大報告中點贊的“大國重器”,並被各媒體官方微信、微博轉載,微信平臺上相關文章總閱讀量達15萬。
圖:人民日報微信、客戶端截圖
圖:環球時報微博截圖
第六場集體採訪: 更好的教育筑就更好的中國
10月22日17時,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主題為“教育綜合改革”第六場集體採訪,邀請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黨委書記虞麗娟、鄭州大學校長劉炯天、新疆哈密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劉志懷、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徐川、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江古鎮中心小學教師黃俊瓊接受採訪。10月23日,《人民日報》推出特別報道,聚焦教育改革、教育強國。
圖:《人民日報》10月23日第08版
《中國教育報》突出十九大代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的發言,從高考改革、提高職教吸引力、農村教育、“雙一流”建設、高校思政以及教育生態六個關鍵詞回顧了第六場集體採訪盛況。
新華網指出,“過去5年,我國教育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我國已全面普及了9年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普及率已超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在全球9個發展中人口大國中率先實現全民教育目標。”“通過‘有質量的教育’進一步提高人口素質,有利於優化人力資源供給,釋放新一輪人口紅利,為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提供優質勞動力,推動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助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光明日報》認為,“5年,中國教育步履堅定,始終不懈的,是對公平的執著,對質量的追求。5年,中國教育邁進世界中上行列,教育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大。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中國教育在探索中奮進,回應時代課題,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夢想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第七場集體採訪: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步伐鏗鏘
10月22日,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主題為“中國特色強軍之路邁出堅定步伐”集體採訪活動,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參謀劉芳,陸軍第74集團軍某合成旅兩棲裝甲突擊車車長王銳,空軍航空兵某團團長劉銳,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教授王飛雪接受採訪。
《解放軍報》以《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步伐鏗鏘——十九大新聞中心第七場集體採訪聚焦改革強軍》為題回顧第七場集體採訪活動:這是軍隊黨代表第一次接受中外記者集體採訪,展現開放、自信的形象。在面對外國記者問起中國女性軍人發揮作用問題時,劉芳代表“巾幗不讓須眉”的現身說法非常生動。
圖:《解放軍報》10月23日第01版
《人民日報》也刊登文章《凝聚新時代強軍夢的強大力量》指出,“連日來,解放軍代表團和武警部隊代表團深入學習討論十九大報告。代表們表示,要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旗幟,肩負起新的使命任務,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強軍夢的磅礡力量。”
圖:《人民日報》10月23日第11版
移動端:多形式解讀十九大報告
10月22日,新華社客戶端、微信公眾號“新華視點”用圖文方式介紹十九大主要內容,並在文后附二維碼,掃描可通過全景的視角“身臨其境”重溫十九大報告,切換視角,增加網友代入感。此外,新華社客戶端還發布《@所有人:來自新時代的一份考卷,請查收》的H5作品,增加網友互動。新華網、新華社新聞客戶端、微信公眾號“新華網”等多渠道傳播該文。
圖:新華社移動端截圖
@新華視點發布十九大中出現的難忘金句,網友轉發3000余次,點贊5600余次,取得良好的互動效果。
圖:新華視點官微截圖
10月21日,微信公眾號“人民網”用H5的形式與網友互動,宣傳習近平的十九句話。閱讀達75771次,點贊701次。
圖:微信公眾號“人民網”截圖
@人民日報用題目問答的方式向網友宣傳十九大相關知識,網友參與度高,評論近萬條。另外,@人民日報發起的#為新時代打call#和#給青年的一封信#等相關熱門話題繼續被關注,均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
圖:《人民日報》官方微博
@人民日報海外版-海外網發布多篇內容,國外領導人、外媒共同聚焦十九大,關注中國未來建設。
圖:人民日報海外版-海外網官方微博
外媒:“站在世界地圖前”召開的大會
據新華社報道,連日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為國際媒體報道熱詞。眾多國際主流媒體不僅使用頭版頭條、圖文並茂及滾動播出形式進行報道,而且以更加理性、正面的態度點贊五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創造的輝煌成就,關注中國共產黨為中國未來擘畫美好藍圖,期待中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繼續為推動世界和平安全、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圖:涉“十九大” 外媒報道高頻詞
英國廣播公司評論稱,“十九大是一次‘站在世界地圖前’召開的大會——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市場之網中‘新的服務器’,‘站在世界地圖前’謀劃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的中國共產黨,將為世界經濟的未來提供新的智慧與方案。 ”
中國網報道,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出,中國的經驗受到關注,但中國無意輸出“中國模式”,也不會在國際上取代“西方模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李明江分析,中國高層採用較中性的“中國方案”措辭,而不是用“中國模式”,顯示中國目前沒有推廣這些經驗的強烈願望。他說:“對於一些全球的治理問題,中國可能還不想當領頭羊,只是想提供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
外媒:十九大對整個亞洲意義重大
參考消息網報道稱,據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報道,中國僅用一個世代就實現了跨越式的轉變。這就是如此多的全球注意力聚焦北京政治動態的原因。報道稱,如今,中共展現出治理國家和領導中國巨大的經濟力量升至一個新高度的能力。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報道稱,回顧90多年來的歷次黨代會,可以為中共及其發展勾勒一套敘事。它們構成共產黨發展歷程的主線。幾十年來,重大戰略決定在黨代會上作出,這些決定從根本上塑造了共產黨的故事。香港《南華早報》認為,中共十九大對整個亞洲意義重大,從歷史角度看也非比尋常。中共拿出了對未來的願景。這也意味著此次大會發出的信息將被亞洲其他地區仔細分析。
外媒:十九大成為非洲非常關心的事件
參考消息網報道稱,據尼日利亞《人民報》網站報道,習近平帶領中共和中國戰勝了許多困難和挑戰。這不僅平息了有關這個政黨和國家內部一些重大問題的疑慮,而且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這些成就不僅深刻影響了中國人民,還深刻影響了世界其他地區。
尼日利亞《領導者報》網站也刊登社論稱,在中共十九大召開之際,尼日利亞有充分的理由向中國表示祝賀。這個亞洲國家為幫助尼日利亞實現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展現了最大的善意。在中國與非洲發展外交關系的過程中,尼日利亞受益巨大。
另據國際在線網報道,南非《獨立報》網站刊登題為《中國的反腐經驗》的文章,稱中國的反腐為南非各政黨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值得稱贊。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 楊衛娜 曲曉程)
相關專題 |
· 十九大專題報道 |